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July, 2024

慕善系列之5

Image
  2024/7/30 油畫 道德經,是我當初的論文主题。我在讀譯東正教的聖典《慕善集》時,發現智慧是相通的: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德經網譯)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聚結精氣以致柔和溫順,能像嬰兒的無欲狀態嗎?清除雜念而深入觀察心靈,能沒有瑕疵嗎?愛民治國能遵行自然無為的規律嗎?感官與外界的對立變化相接觸,能寧靜嗎?明白四達,能不用心機嗎?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產生萬物、養育萬物而不占為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不主宰他們,這就叫做“玄德”。 ----------- 7/31 先生說,他看這畫有種eerie feeling,它好像随時會滑入無底深渊,底部不黑, 但清藍更顯無止境... 知音在我家!這正是我想表現的感覺之一!
Image
  箴言 27:11 我兒,你要作智慧人,好叫我的心歡喜,使我可以回答那譏誚我的人。 Be wise, my son, and bring joy to my heart; then I can answer anyone who treats me with contempt -------- 人生就是一個選擇的過程,也是一個尋求和躲避的過程。「智慧人」要有屬靈的判斷力,懂得哪些關係值得尋求,哪些關係應當躲避。智慧就是作出明智選擇的能力。──《聖經綜合解讀》
  剛才讀了udn格友關於西班牙的一篇文章,勾起有趣回憶,在其文下留言。 https://blog.udn.com/JulianCWang/180835145

龍吐珠

Image
  換了兩個地方,這裏對它好像頗受用,不直曬,今晨發現爬高的小細枝上掛了兩個新花苞!
Image
  箴言 27:3-4  石頭重,沙土沉,愚妄人的惱怒比這兩樣更重。 Stone is heavy and sand a burden, but a fool's provocation is heavier than both. 忿怒為殘忍,怒氣為狂瀾,惟有嫉妒,誰能敵得住呢? Anger is cruel and fury overwhelming, but who can stand before jealousy? ----------- 1. 3~4節是一對平行句,真智慧是不讓「忿怒」和「嫉妒」來轄制自己。──《聖經綜合解讀》 2. 忿怒和怨氣仍可抵擋,但嫉妒卻具有極大的破壞力。──《串珠聖經註釋》 3. “忿怒”和“怒氣”,像狂瀾一樣,極具破壞性。但嫉妒比忿怒更可怕(看六34)。──《啟導本箴言註釋》 4. 「嫉妒」就是認為別人比自己強,但又受不了別人比自己強。「忿怒」雖然沉重、殘忍,但還可以承受,「嫉妒」卻更有破壞力,因為「嫉妒是骨中的朽爛」(十四30),代表與神與人的關係都不正常,會自己毀掉自己的生命。 5. 怒火是突然爆發,轉瞬即逝的。但嫉妒卻要在心中長期鬱積,等待時機把刻骨的仇恨撒向對手。嫉妒是神秘地闖入無罪之宇宙的第一種罪。──《SDA聖經注釋》 箴言 14:30 心中安靜是肉體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爛。
Image
  旅法鋼琴家李芳宜詮釋德布西,拉威爾,馬水龍的作品,演奏功力扎實,講解深入淺出,獲益良多!
Image
有子者,千萬别以為我在宣揚無子的好處,每個人狀況不同,只是無子族較易遭諷,蓄意被“打壓”,這時就需要持平的公道話了。 祝福天下所有的女人! (雕自非洲黑檀木African Ebony) 這件作品上方的頭像,旣是聖母亦是觀音。 我的雕刻與繪畫常以「嬰孩」為主题。有不少人,包括我的親友,常會以為這是無子的我「明意識」之渴望。 甚至把無子視為我的「軟肋」。 「多子多孫多福氣」,果真如此?有些人甚至會以「無子」來企圖取消一個女人的成就,從生活上到靈性上。 屬靈道路是完全個人的,能否成為一個「完全的人」與他是否有子嗣毫無關係。我極尊重那些選擇獨身的神職人員,他們活出另種境界,心更容易純潔,愛更不帶條件。 苦於舊思維的人們,再好好地讀讀這篇我寫於2003年的文章吧!尤其在AI 機器人已能代孕的今天。 (不論妳是不是志願性無子族,讀讀這篇文章,或許可以幫到妳。這是我未滿40歲仍處於生育時期寫的,可視之為我個人的無子宣言,不管妳的宗教,生命可以不限於一種型態) (2024/7/19) Ps. 這又是一件高難度的雕刻。非洲黑檀木的特色就是木心是純黑的,質地脆硬。適合雕刻的部份很薄,不容出錯。我的木雕是全手工,連打磨也不用機器,這是我的創作理念--直接與自然對話。這系列的創作並非一氣呵成,從研究所開始長逾十年,現已停止。材料取得不易,耗時,且費體力,很特殊的藝術挑戰与體驗。
Image
(雕自 加州紅木) 原木在基督教裏有多重象徵:十字架/受難,神性,人道,謙虛....。當我雕刻時,我並未企圖表達什麽,我只看見一個嬰孩正在吸吮奶汁. 細看,可以看到樹纹完全符合其臉部肌理,手脚的關節。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今天讀到一節經文,亦符這件作品: 詩 8:2 你因敵人的緣故,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 事實上,在除去樹皮,雕刻初期,並看不見任何紋路,而是在打磨後才顯現。 我的雕刻系列每件作品都至少花了三個月以上的工作天,AI時代,彌足珍貴。 我 對那種只想以藝術形式作為詮釋可能的“藝術”相當反感。 上研究所時,抽象與概念藝術大行其道(至今猶然),我反其道而行。 觀者已被教育成只有一種觀看藝術的方法,空泛的藝評似乎已權力合法化藝術機構。 我慶幸不在其中。 回覆

又是美妙一天的開始

Image
  (2024/7/16)

慕善#4

Image
                                                        如果你闡釋邏格斯(Logos)的教導,從道德生活的角度,用相對唯物主義的語言和例子,符合你聽眾的能力,你就使邏格斯成為肉身。反之,如果你經由更高形式的冥想來闡明奥秘神學,你就使邏格斯有靈。--譯自《慕善集》
Image
  在畫匣内發現這張照片,有點意外。返台前,丢了好幾大册的舊照和幻燈片, 大多未翻拍留底。很開心這張還在。這裏是莎翁故居旁的小學。                           今晨十朵茉莉

慕善#3

Image
 

慕善#2

Image
 
Image
  箴言 26:4  不 要 照 愚 昧 人 的 愚 妄 話 回 答 他 、 恐 怕 你 與 他 一 樣 。  Do not give to the foolish man a foolish answer, or you will be like him. 26:5 要 照 愚 昧 人 的 愚 妄 話 回 答 他 、 免 得 他 自 以 為 有 智 慧 。   Give a foolish man a foolish answer, or he will seem wise to himself. ----------------- 1. 這兩節是互補的,而不是對立的。雖然在愚昧人的水準上與他爭辯,以及認可他愚蠢的推測,是不智的做法,然而,有些時候我們必須有力地反駁他,以免他以為自己愚昧的見解已經得到證實了。 ── 《箴言雷氏研讀本》 2. 這兩節的意思並非矛盾,乃是相輔相承的,表示與惡人爭辯是毫無意義的 (4) ,但有時卻要指出他的錯誤,免得他愚昧下去 (5) 。 ── 《串珠聖經註釋》 3. .  本節似乎與下一節相矛盾,但所羅門是在運用雙關的手法。 Ki 在這裡譯為“照”。按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就是把自己降格到他的水準,接受他的人生觀念。 那些詢問基督有關納稅事項的人,是想引誘祂接受他們自私的思維方式。如果祂照祂仇敵的愚妄答覆他們,他們就會抓住指控祂。但祂不接受他們的前提。祂的回答出於真正的智慧,使他們蒙羞住口 ( 太 22 : 15~22) 。 4.  意思是雖然不必和愚昧人爭論,但要揭穿愚昧人的謬誤,「免得他自以為有智慧」 (5b) ;倘若沉默不語,就會成為默認「愚妄話」的幫兇。人們對於「愚妄話」的定義、手段和後果思考得越少,「愚妄話」就會越有吸引力。因此,謹慎定義用詞,可以揭穿一半的「愚妄話」 —— 詢問十個人「公平  Fairness 」的定義,你會得出十一個不同的答案;而仔細審視證據,則會暴露另一半的「愚妄話」 —— 許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所說的是事實 (Fact) 還是觀點 (Opinion) 。主耶穌在回答有關納稅的時候,就是「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既沒有接受他們的前提,同時又顯明了提問者的愚昧。 ──《聖經綜合解讀》 5.  意思是不要按照愚昧人的說話方式...

夏之風彩

Image
  北市國樂團+三位流行樂歌手在大安森林公園演出,還好之前下了場大雨,涼快些。
Image
  (雕自非洲黑檀木African Ebony ) 神聖邏格斯(Logos),祂僅此一次以肉身誕生,始終以其慈悲希望能誕生在那些渴望祂之人的靈裏面。祂成為嬰兒,通過美德在他們裏面塑造祂自己。祂知道接受者能夠接受多少,就顯露多少;祂不會因為不夠慷慨而減少顯明祂自身的偉大,而是評估渴望見到祂之人的接受能力。這樣,神性邏格斯就以不同的參與模式永恆地顯現出來,但由於其隱秘活動的卓越本質,卻又永不為眾人所見。這就是為什麼使徒,在明智地考慮這種隱秘活動的力量時,說道,「耶穌基督,昨日、今日、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希伯來書 13:8);因為他認為隱秘活動一直是新的,永不會因為被智性所擁抱而變得過時。--譯自《慕善集》 2024/7/6 剛在格友文下留言,關於“木頭/原木“在基督教的象徵。 讀譯《慕善集》時,常有些"vision",我不譯為”異象“,而是種”意象“,聯想到自己的雕刻作品。
Image
  箴言 25:27 喫 蜜 過 多 是 不 好 的 . 考 究 自 己 的 榮 耀 、 也 是 可 厭 的 。     [kjv] It is not good to eat much honey: so for men to search their own glory is not glory.     [bbe] It is not good to take much honey: so he who is not looking for honour will be honoured. ------------------- 1. 本節箴言警告人不要過分專注於自己的榮耀。過猶不及,無論在好事或在壞事上也一樣。 ── 《箴言雷氏研讀本》 2. 今生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會物極必反,所以「考究自己的榮耀也是可厭的」 (27b) 。事奉神的人若不肯「忘記背後」 ( 腓三 13) ,反而常常數算成就、沾沾自喜,榮耀就會成為羞辱。因為如果我們對「人的榮耀」 ( 太六 2) 戀戀不捨,「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 ( 太六 1) 。 ──《聖經綜合解讀》 3. 人不管如何警醒,肉體總會被「蜜」吸引人,所以「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面對眾多的「蜜」,真智慧是承認自己無法招架,所以迅速逃離,而不是找出各種理由,欣然接受弟兄姊妹的愛心和美意。 ──《聖經綜合解讀》 4. 有一種譯文符合“過多”的警告:“尋找重物的乃是重擔”。這是警告過度的學習。吃蜜是有益的。學習也是有益的。但是如果過度,福氣就會變為負擔 ( 見傳 12 : 12) 。但我們無法確定原來的含義。 ──《 SDA 聖經注釋》 傳道書  12:12   我 兒 、 還 有 一 層 、 你 當 受 勸 戒 . 著 書 多 、 沒 有 窮 盡 . 讀 書 多 、 身 體 疲 倦 。

小園 檸檬

Image
               是月也,土潤溽暑,大雨時行。小園生機勃發,檸檬 養神怡目!              (酷熱雖難當,至今 没開過 冷氣,自然調節。) 小園四株檸檬,都是我從種籽開始培育的,感情深厚,不希望它們結太多果,免得“傷身”。
 http://xhslink.com/iMwa4N 這支新疆宣傳片,油畫質感濃烈,配上背景音樂,舞台效果搶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