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 26:4  不 要 照 愚 昧 人 的 愚 妄 話 回 答 他 、 恐 怕 你 與 他 一 樣 。

 Do not give to the foolish man a foolish answer, or you will be like him.

26:5 要 照 愚 昧 人 的 愚 妄 話 回 答 他 、 免 得 他 自 以 為 有 智 慧 。

  Give a foolish man a foolish answer, or he will seem wise to himself.

-----------------

1. 這兩節是互補的,而不是對立的。雖然在愚昧人的水準上與他爭辯,以及認可他愚蠢的推測,是不智的做法,然而,有些時候我們必須有力地反駁他,以免他以為自己愚昧的見解已經得到證實了。──《箴言雷氏研讀本》

2. 這兩節的意思並非矛盾,乃是相輔相承的,表示與惡人爭辯是毫無意義的(4),但有時卻要指出他的錯誤,免得他愚昧下去(5)──《串珠聖經註釋》

3. .  本節似乎與下一節相矛盾,但所羅門是在運用雙關的手法。Ki在這裡譯為“照”。按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就是把自己降格到他的水準,接受他的人生觀念。那些詢問基督有關納稅事項的人,是想引誘祂接受他們自私的思維方式。如果祂照祂仇敵的愚妄答覆他們,他們就會抓住指控祂。但祂不接受他們的前提。祂的回答出於真正的智慧,使他們蒙羞住口(2215~22)

4. 意思是雖然不必和愚昧人爭論,但要揭穿愚昧人的謬誤,「免得他自以為有智慧」(5b);倘若沉默不語,就會成為默認「愚妄話」的幫兇。人們對於「愚妄話」的定義、手段和後果思考得越少,「愚妄話」就會越有吸引力。因此,謹慎定義用詞,可以揭穿一半的「愚妄話」——詢問十個人「公平 Fairness」的定義,你會得出十一個不同的答案;而仔細審視證據,則會暴露另一半的「愚妄話」——許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所說的是事實(Fact)還是觀點(Opinion)。主耶穌在回答有關納稅的時候,就是「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既沒有接受他們的前提,同時又顯明了提問者的愚昧。──《聖經綜合解讀》

5.  意思是不要按照愚昧人的說話方式和邏輯前提,與他們徒然爭辯。他們的偏見並非建立在理性之上,也無法通過爭辯消除。今天,許多受過人本主義教育的愚昧人缺乏基於邏輯和證據的理性分析能力,只會質疑別人的動機,作出大膽的斷言,重複煽情的口號;誰若向他們要求證據,就「必被玷污」(7),被扣上仇恨、歧視或者種族主義的帽子。因此,若「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恐怕你與他一樣」(4),在爭論過程中也變成一個愚昧人。主耶穌就沒有正面回答設陷阱謀害他的人的問題,反倒提出了反問。──《聖經綜合解讀》


箴言 9:9 教 導 智 慧 人 、 他 就 越 發 有 智 慧 . 指 示 義 人 、 他 就 增 長 學 問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Philokalia-慕善集》讀譯進度: 2025/8/18

古典鋼琴自學記(繼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