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自非洲黑檀木African Ebony )


神聖邏格斯(Logos),祂僅此一次以肉身誕生,始終以其慈悲希望能誕生在那些渴望祂之人的靈裏面。祂成為嬰兒,通過美德在他們裏面塑造祂自己。祂知道接受者能夠接受多少,就顯露多少;祂不會因為不夠慷慨而減少顯明祂自身的偉大,而是評估渴望見到祂之人的接受能力。這樣,神性邏格斯就以不同的參與模式永恆地顯現出來,但由於其隱秘活動的卓越本質,卻又永不為眾人所見。這就是為什麼使徒,在明智地考慮這種隱秘活動的力量時,說道,「耶穌基督,昨日、今日、直到永遠是一樣的」(希伯來書 13:8);因為他認為隱秘活動一直是新的,永不會因為被智性所擁抱而變得過時。--譯自《慕善集》



2024/7/6 剛在格友文下留言,關於“木頭/原木“在基督教的象徵。

讀譯《慕善集》時,常有些"vision",我不譯為”異象“,而是種”意象“,聯想到自己的雕刻作品。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Philokalia-慕善集》讀譯進度: 2025/8/18

古典鋼琴自學記(繼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