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025 我的留言)
格主深受法蘭克福學派“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影响,應也知這個學派主要的構建理論就是來自於馬克思主義,“解放人類”,達到自由訴求,尤其是其理論的“旨趣”。
無奈的是,該學派歷經三代的演變,自以為涵盖西方主流哲學,如黑格爾,弗洛伊德…卻成了一支為反對而反對的雜牌軍,對破壞旣有秩序高度熱情,卻没有能力有實際建樹。
阿多諾(Theodore Adorno)可謂是該學派的第三代的代表,其鼓吹的美學至今仍被許多藝術家奉為圭臬,他的哲學,簡言之,即是一種“否定辯證法”。黑格爾和馬克思雖也是在求否定,但較有變通,否定的否定,可以導致肯定。
Adorno則不然,他死磕到底,他的否定是绝對的否定,是永不含任何肯定的否定。當一派學說走到這份際上,可以肯定的是,除了破壞,就只會是更深的破壞。
藝術家可以随意糟蹋前人的作品求自以為的創新,而一個國家能禁得起這樣的折腾?
貴文提到“ 歷史情境的巨大差異”這句話,您旣然可以接受阿根廷的歷史情境,為什麽就對中國的苦難無動於衷?總是一個勁兒將她往死裏打,不願正視其努力成果?全球有哪個國家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提升十四億人民的生計?
而中國才剛要站起來,全世界就壓着她的頭,要她跪!
看到中國的表現,我常忍不住紅了眼眶。
中國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與進程,幸好領導者具辨别力的智慧,未放任西方那類“三手”革命理論肆虐,爽了理論家,滿足少數人的破壞慾,把全民帶向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