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O-《藝術家的生涯》
1896年原版海報
說好不再進這座首善之區的最醜表演廳,但為了10/6這齣歌劇 《波希米亞人》(La Bohème), 我和先生忍著嫌惡之情再度光臨。這棟建築外觀像顆瘤,裡面的粗陋更是令我嘆為觀止:建材低端,工法隨便,空間浪費,動線嚴重錯亂!美感雖有主觀之嫌,但觀眾的集體感官是客觀的:
座位窄小,有人往裡坐,全排都得起立闔上座椅,才擠得過;中場休息,廁所不在表演廳的同樓層,得爬樓梯!從沒見過哪裡的員工這麽辛苦,他們得不斷高聲指令--疏散尿急群眾,長龍就沿著樓梯站。不論男女,抱怨聲此起彼落。上次我只爬了一層,這回人多,得更上層樓。
忠告:來這裡不宜盛裝與會,因為你想尊重表演者都不行,高跟鞋可免,最好穿球鞋。身手不俐索,膝關節不好使的, 尤其得注意台階,非常陡,很危險!
不入流的表演廳,所幸有一流的表演者撐起場面。今天的節目頗為精彩,餘音繞樑。
【音樂會簡介】
紀念義大利歌劇大師浦契尼逝世100週年,TSO繼2022年《奧泰羅》後,再次邀請義大利指揮馬可.波米(Marco Boemi)及阿根廷導演馬里歐.龐帝吉亞(Mario Pontiggia)攜手合作,演出浦契尼淒美愛情傑作《藝術家的生涯》(又名《波希米亞人》)。
情節取材市井生活,浦契尼以他敏銳的藝術覺察緊扣劇情和臺詞譜寫動人旋律,生動詮釋19世紀末法國拉丁區文藝青年窮困但浪漫的生活,觀眾迴響熱烈,遂於歐洲掀起追劇風潮。1896年首演至今,《藝術家的生涯》一直是各大歌劇院當紅劇碼,其中男女主角互訴鍾情的詠嘆調〈多麼冰冷的小手〉和〈我的名字叫咪咪〉更是百年來所有男女高音終極曲目。
呼應臺北的都市風情,導演龐帝吉亞將以20世紀中期的巴黎為藍本,在懷舊時髦的氛圍中,搬演浦契尼傳世經典,歌詠青春、愛情、友誼和夢想。